■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04年,是南京传媒学院校级品牌专业、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专业。十余年来,为社会和传媒行业培养了众多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及各类新媒体口语传播人才,得到了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本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口语传播”为核心培养理念,以“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策划、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制作”五位一体综合能力掌握为基础,以“强基础、宽口径”培养为特色,面向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各类新媒体及各类与口语传播相关的行业系统,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类传播语境和市场需求的播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配音工作者、形象代言人、新闻发言人及公共活动现场主持人等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口语传播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学概论、播音主持基础、播音主持业务、播音主持方向课(全媒体新闻主播、全媒体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综艺文娱、全媒体商务类型主持、场馆解说与现场公共活动、全媒体播音主持培训师、音频与配音解说、文体竞技类主播)。
培养特色:另开设中外文学精品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中国民俗旅游、法学导论、经济学导论、流行音乐演唱、舞蹈基础、新闻评论实务等通识教育课程;实用语言艺术、语言传播策略、播音主持业务素养通论、文艺作品演播、优秀音视频作品赏析、节目策划通论、新闻采编、视听语言、音视频节目制作、演播室及舞台形体、形象设计、主持人综合表现力、新媒体导论、创新思维训练、播音主持心理学等17门专业必修课程。
表演(配音)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传媒学院依托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表演专业的办学基础、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口语传播人才培养优势充分结合,适应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方向,旨在培养掌握戏剧与影视表演基本原理、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能力及传播素养,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制作公司等从事影视剧配音、纪录片解说、有声书录制、配音教学等相关工作,适应新媒体环境、符合社会、市场和专业团体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影视语言艺术人才。
主干课程:表演、台词、声乐、影视配音、音视频制作等。
■ 广播电视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传媒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特色方向,紧跟传媒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技能,拥有社会责任感、全媒体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纪实节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导演艺术基础、摄影与摄像、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报道、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节目策划与创意、融合新闻实务。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在第三学年设立出镜记者报道、微纪实创作、微电影制作、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视频节目制作、音频节目制作、网络文艺节目策划、社交媒体应用、多讯道节目制作、影视后期包装与制作、影视物料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与制作、跨文化传播实务等专业方向班,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复合结构人才,开设社会学基础、美学原理、中国文化史专题、传媒发展前沿、专业英语等通识及专业课程和专家讲座。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传媒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特色方向,紧跟传媒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技能,拥有社会责任感、全媒体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文艺节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音乐舞蹈基础、导演艺术基础、摄影与摄像、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戏剧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导播、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节目策划与创意、文艺类节目创作。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在第三学年设立出镜记者报道、微纪实创作、微电影制作、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视频节目制作、音频节目制作、网络文艺节目策划、社交媒体应用、多讯道节目制作、影视后期包装与制作、影视物料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与制作、跨文化传播实务等专业方向班,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复合结构人才,开设社会学基础、美学原理、中国文化史专题、戏剧概论、传媒发展前沿、专业英语等通识及专业课程和专家讲座。
广播电视编导(网络视听节目编导)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传媒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特色方向,紧跟传媒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技能,拥有社会责任感、全媒体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导演艺术基础、摄影与摄像、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网络音频节目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数据新闻实务、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节目策划与创意、网络综艺节目创作、新媒体创意与运营。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在第三学年设立出镜记者报道、微纪实创作、微电影制作、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视频节目制作、音频节目制作、网络文艺节目策划、社交媒体应用、多讯道节目制作、影视后期包装与制作、影视物料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与制作、跨文化传播实务等专业方向班,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复合结构人才,开设社会学基础、美学原理、中国文化史专题、戏剧概论、传媒发展前沿、专业英语等通识及专业课程和专家讲座。
■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人文社科基础、系统的新闻理论和熟练的传播技能,能够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网络公司、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数据分析等实务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新闻采、写、编、评、摄、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各类媒体和各种机构从事新闻传播工作。
主干课程: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电视新闻报道、摄影摄像、数据新闻。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传播学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现代企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熟悉营销传播与组织传播基本策略,掌握以企业声誉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传播体系、全媒体采编运营、整合营销传播等业务能力,能够从事企业信息传播、形象构建、品牌与声誉管理、公共关系协调等业务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传播人才。学生具备整合传播意识、创意策划意识、文化创新意识、品牌服务意识,能够在各类现代企业、媒体、党政机关及其他品牌传播机构从事信息与品牌传播、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
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组织传播、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品牌传播。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广播电视学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视听媒介素养,掌握视听媒体制作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台、传统媒体中的新兴媒体、网络视听平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网宣等,从事视听新闻采制、短视频自创传播、纪录片创作、自媒体运营、融媒体等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学生能够将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用于新闻、纪录片、综艺等各种视听节目的采制与传播,有效运用视听元素进行影视创作。
主干课程:视听媒介概论、影视画面编辑、运动影像摄制、视听新闻实务、广播新闻实务、纪录片创作、短视频创作。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现代传媒人职业素养,能够在新型网络公司、传统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党政机关官宣、企事业单位网宣等各类媒体平台,从事新媒体内容创意策划、新媒体营销传播、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全媒体传播人才。学生具有与新媒体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从事融媒体制作、微视频传播、自媒体运营、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业务。
主干课程:微视频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融媒体设计与制作、数据可视化。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广告学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面向各类媒体广告部、广告公司、企业与组织机构市场部及公关部、互联网新媒体部门的相关职位,培养具备扎实的人文社科知识、较高的传媒职业素养、娴熟的营销传播技能,能够从事市场分析、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创意制作与媒体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学生主掌握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以及传播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及制作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各类媒体、广告公司及企业与组织机构等从事广告工作。
主干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实务、广告综合实训。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数字出版
本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是在江苏乃至全国高校率先开办的新兴特色专业,其秉承“厚德博闻、卓越传播”的教育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前沿,依托新闻传播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新闻出版理论基础、现代媒体人职业素养,能够在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传统媒体的数字内容策划制作部门、互联网数字运营平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运营等数字媒体机构,从事数字出版物策划与编辑、数字出版运营,数字内容设计制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学生具备与数字出版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掌握数字出版物创意策划、编辑制作、传播等全方位技能,拥有数字内容采、编、拍、制的基本业务能力。
主干课程:数字出版概论、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物创意与策划、数字出版物制作、出版物版面设计、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
培养特色:按学科大类招生。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理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学习,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业能力提高与综合品质提升结合,实施“写作不断线、读书不断线、实践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培养全媒复合型、全员创新型、全能应用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 国际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主持与直播)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传媒学院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色方向,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瞄准“互联网+”背景下对外传播新需求的艺术类专业。其隶属于我校国际传播学院,也是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江苏直播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支撑专业,依托于省级双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教改平台,集合了国际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及多所境外一流合作院校资源为支撑,努力打造江苏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其主动适应国家语言战略升级新需求,加快双语艺术传播人才供给,瞄准“互联网+”国际传播效能建设,加快布局双语主持与网络主播新兴复合型人才,旨在培养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人文科学素养及跨文化传播思维,适应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网络文艺、跨境直播、全球传播等新兴业态对双语艺术传播人才的紧迫需求,能够掌握国际传播、影视艺术、语言传播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在国际中文传播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且具备运用双语进行采、写、编、评、译、传等工作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基础、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播音主持业务、国际传播概论、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英语节目主持与跨境主播、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新闻编译、媒介素养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同时是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教学改革课题承担专业,开设的《媒介素养(双语)》、《英语记者出镜报道实务》课程获批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学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后,可结合专业兴趣,选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对外报道记者、文旅品牌传播、跨国企业传播、跨境电商等不同类型的双语主持与网络跨境直播方向,接受播音主持专业技能、传媒素养、媒体产品制作实践、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等各模块针对性进阶课程学习。另开互联网播客新闻实践、海外社交媒体实训等专业选修课及工作坊。本专业按照专业录取,录取后入校将分方向培养,在参考高考成绩的情况下,优先满足个人志愿择优进入方向班学习。此外,本专业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等境外高水平合作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经考核批准,可自愿选择于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赴合作高校学习1-2年,满足学生国际化学习深造需求。
汉语国际教育
本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省教育厅“江苏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理事单位。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国际中文教育需求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文化自信、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科学素养,具备系统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及汉语言基础,掌握中国语言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专业知识及国际理解思维、国际传播能力,熟悉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适应国际中文教育立体式、数字化、网络化教与学需求,从事一线国际中文教学与语言文化交流推广、跨文化传播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汉语写作。
培养特色:本专业由全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为领衔专家,拥有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联盟学术委员李建波、“全球孔子学院杰出院长”奖获得者梁广寒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是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专业,开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及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重点教材、省重点教材2部,与国内外知名国际中文教育机构、汉文化海外推广机构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开设第二外语、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专题、中国文化典籍导读、海外汉语教学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及各类线上线下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工作坊。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经考核批准,可自愿选择于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赴合作高校学习1-2年,满足学生国际化学习深造需求。此外,本专业承担来我校海外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任务,高年级学生经过选拔将参与相关实践项目,优秀学生可自愿赴芬兰坦佩雷大学等海外院校进行交换学习。
国际新闻与传播
本专业是国内首批、江苏省唯一一家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新兴特色专业,因应全球化新格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及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求,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新时代国际传播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旨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向国家及区域国际传播主流媒体、外宣机构、涉外新媒体、NGO等公共外交组织及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培养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和人文科学素养,了解世情国情、熟悉国际规则,掌握国际新闻、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较高的外语采编译水平,能够适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多元化、立体化发展趋势,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网络视听内容及全媒体报道技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全媒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传播人才。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国际传播概论、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新闻报道、国际新闻编译、融媒体全球传播实务。
培养特色:本专业由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教授为领衔专家,拥有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刘笑盈教授、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何兰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编辑刘素云教授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是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专业,与新华社对外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中国外文局、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的《媒介素养(双语)》、《英语记者出镜报道实务》课程获批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学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后,可结合专业兴趣,选择国际政经新闻、国际文旅传播、国际体育传播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接受各模块针对性进阶课程学习。另开互联网播客新闻实践、海外社交媒体实训等专业选修课及前沿工作坊。此外,本专业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等全球领先的传媒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经考核批准,可自愿选择于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赴合作高校学习1-2年,满足学生国际化学习深造需求。
时尚传播
本专业是国内首批、江苏省唯一一家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新兴特色专业,江苏省跨文化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因应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需求和信息传播业态新变革,为服务中华时尚文化国际传播和时尚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旨在瞄准国际时尚创意产业对时尚品牌推广、文化创意传播、跨文化交流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向国内外主流时尚媒体、时尚品牌行业、跨国广告、公共关系及传播推广机构,培养拥有国际视野、时尚美学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传播学、广告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知识结构,掌握时尚媒体、时尚现象、时尚内容、时尚受众、时尚市场研究和融合传播综合技能,能够适应时尚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华时尚文化走出去战略,紧跟时尚前沿、把握时尚潮流、传播时尚文化、善用互联网思维、文化创意和全媒体创作实践能力从事时尚领域国际传播及品牌策划推广等相关工作的创意型、复合型、应用型时尚传播人才。
主干课程:传播学原理、时尚传播概论、中外时尚传播史、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传播心理学、时尚媒体采编、时尚品牌传播实务。
培养特色:本专业由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韩丛耀教授为领衔专家,拥有新华网总裁助理徐寿权教授、国内时尚传播学科主要开创者王梅芳教授、中国形象片著名导演田文教授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是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专业,与南京市侨联、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上海美学学会、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时尚传媒集团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南京市侨联重点合作院校,获批成立南京市国际时尚传播协作研究中心。开设的《媒介素养(双语)》课程获批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另开设互联网产品运营、消费心理学、时尚摄影、时尚设计、数字多媒体创作、海外跨境电商平台研究、海外消费市场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及各类前沿工作坊。此外,本专业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全球领先的传媒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经考核批准,可自愿选择于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赴合作高校学习1-2年,满足学生国际化学习深造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
本专业是在国内率先、江苏省首批开设的工商管理类新兴特色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江苏直播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支撑专业,中国外经协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旨在服务国家扩大开放、外贸强国战略及数字经济驱动下“互联网+外贸电商”新兴行业,面向国际贸易企业、进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及海外营销、品牌推广机构,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科学素养,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掌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知识结构,具有跨境电商运营实践能力和较强商务外语应用水平,善于运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和全媒体传播理念、从事跨境电商领域国际商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信息传播及品牌策划推广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复合型外贸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信息经济概论、电子商务管理、信息技术与网络营销、供应链与跨境电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贸易与交易、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实务。
培养特色:本专业由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刘修岩教授为领衔专家,拥有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马康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是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专业,与中国(南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苏宁易购集团、阿里巴巴国际站、京东大数据研究院、亿邦动力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品牌管理与战略规划、外语主播与商务主持、海外跨境电商直播实践等专业选修课以及各类实战工作坊。此外,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经考核批准,可自愿选择于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赴合作高校学习1-2年,满足学生国际化学习深造需求。
■ 摄影学院
摄影(图片摄影)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传媒文化艺术领域、广告公司、平面媒体、出版单位、电视台、影视机构,培养具有摄影专业理论与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影像设计、制作与运用并适应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摄影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摄影技术、人像摄影、商业摄影、观念摄影、新闻与纪实摄影、图片编辑、影像策展。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指向性明确的新闻与纪实摄影方向班、商业摄影方向班、艺术摄影方向班、专题摄影方向班、图片编辑应用方向班、影像策划与研究方向班、数字影像创作方向班,实施定向准确、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培养。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电视摄影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传媒文化艺术领域、各级电视台、影视机构、影视剧组、广告公司、网络媒体,培养具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理论与技能,具备宽泛的知识构成和较强的电视摄影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影视与传媒相关的创作、制作并适应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影视镜头分析、电视摄像、电视新闻摄影、影视摄影造型、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指向性明确的纪录片方向班、影视剧方向班、深度报道方向班、影视广告方向班、短视频方向班。通过电视文体写作、电视史、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导演学、影视声音艺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定向准确、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培养。
影视摄影与制作(航空摄影)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航空摄影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传媒文化艺术领域、各级电视台、影视机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出版单位、旅游产业,培养具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航空摄影应用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航空摄影相关的创作、制作并适应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航空摄影理论、无人机模拟飞行、无人机实践飞行、无人机组装与维修、无人机地面站技术、航线设计。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指向性明确的航空摄影方向班等专业分流路径,实施全景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案例研究、航空摄影影像后期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定向准确、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培养。
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照明艺术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传媒文化艺术领域、各级电视台、影视机构、影视剧组、灯光工程公司、大型活动举办机构、主题公园与游乐场、演艺团体与剧场,培养具有影视摄影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照明技术应用和环境照明艺术表现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照明艺术相关的创作、制作并适应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影视照明艺术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照明语言与技法、影视剧照明、电视综艺晚会照明、戏剧舞台灯光设计、电视演播室灯光工程设计、三维软件灯光设计、照明综合实践。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指向性明确的影视照明方向班、环境艺术照明方向班,同时通过影视导演学、影视美术设计、视觉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定向准确、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培养。
■ 戏剧影视学院
表演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以戏剧影视大学科为专业基础,强调影视和舞台表演的“双翼融通”,致力于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符合社会、市场和专业团体需要的强理论素养、擅应变创新、重多方应用的复合型一流表演人才,担负艺术文化传播的使命。
主干课程:表演、台词、声乐、形体、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有镜前表演、视听语言、配音、化妆、舞蹈与武打技巧等近14门专业选修课,并举办相关专家学术讲座。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面向广播影视传媒及制作机构、文化艺术演出团体等单位,培养具有较好的艺术素养,掌握导演基本理论和工作技能,能够从事戏剧影视导演、策划、制作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本专业采用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拓展与影视传媒公司、知名视频网络平台的联合,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微电影及视频大赛,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主干课程:艺术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导表演、导演创作(舞台剧、非情节短片、纪录片、影视短片)、影视制作(摄影基础、剪辑、影视声音、影视美术、电视节目制作)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有编剧基础、视听语言、类型电影、电影大师研究、影视宣传与发行等近20门专业选修课,并举办相关专家学术讲座。
戏剧影视文学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广播影视传媒及制作机构、文化艺术演出团体、教育机构等,培养具有较好艺术素养和写作功底、熟悉影视艺术及传播思维、掌握编剧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戏剧影视作品剧本创作、影视评论、影视策划、新媒体文案策划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艺术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剧本创作(剧作基础、戏剧创作、电视剧创作、电影创作)、导表演、批评与写作(影视批评与写作、电视文艺写作)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有中外影视精品导视、视听语言、类型电影、电视节目制作、西方现代思潮与艺术实践等近16门专业选修课,并举办相关专家学术讲座。
录音艺术
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创作生产企业、文化艺术演出团体、音像制作出版单位、教育等部门及各类新媒体,培养具有一定的录音艺术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声音艺术创作理念、构思设计方法及规律,熟练运用各种音频软、硬件设备进行技术制作,胜任影视录音、音乐录音、数字声音创作、音响工程与扩声技术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影视录音、音乐录音、数字声音设计与制作、扩声技术、歌曲写作、录音基础、中西方音乐史、中外电影史、钢琴、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课程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有数字音频技术与音频工作站应用、音频信号听辨、MIDI音乐制作基础、广播音乐制作、电子电路、广播电视艺术概论、数字制谱、录音棚建声设计、音乐电视编导艺术(MV)创作等近20门选修课,并举办相关专家学术讲座。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台、影视剧组、文艺演出团体、形象设计公司、、影视传媒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基础知识、具有创造性思维、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单位从事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戏剧影视化妆、人物形象设计、电脑美术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影视剧场景设计、演播厅场景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中外经典剧目设计、影视化妆、戏剧化妆、发型设计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有中外美术史、灯光设计基础等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并举办相关专家学术讲座。
■ 美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本专业属于设计学大类、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具有当代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及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法,掌握系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承担设计、从事设计研发及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艺术设计史、标志与VI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与印刷工艺、互动媒体设计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民间纹样与文创设计、信息图标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等课程群,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开设海报设计、摄影基础、博物馆展陈设计、陶艺、公共景观小品等专业选修课及专家讲座。
环境设计
本专业属于设计学大类、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环境设计思维、表达、协同能力和以室内设计为主,同时掌握展陈设计、景观设计等基本技能技法,立足本地文化和环境资源,改善区域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培养能够在房地产、会展、建筑等行业领域从事以室内设计师为主,兼顾会展设计、陈设设计、景观设计等职业的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环境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史、设计制图、环境手绘表现、建筑初步、人机工程学、社区空间改造设计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商业展陈设计、乡土空间改造设计等课程群,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开设海报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陶艺、公共景观小品等专业选修课及专家讲座。
产品设计
本专业属于设计学大类,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先进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产品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产品设计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究、承担相关产品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及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艺术设计史、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数字化设计、产品动态交互设计、文化衍生品设计与传播、设计实务与市场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基本专业技能模块、专业实践训练模块等,包含产品设计表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语意造型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实践训练模块包含创意思维训练、产品设计调查与研究方法、考察与专题设计及工作坊综合实验课程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开设海报设计、摄影基础、博物馆展陈设计、陶艺、公共景观小品等专业选修课及专家讲座。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专业属于设计学大类,旨在培养具备相应的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掌握创新服装设计与服饰设计方法,熟练使用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在服装设计、服装外贸、形象设计、服装卖场、时尚杂志社等相关单位从事服装设计、形象设计、时尚买手、时尚编辑等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服装史、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配件设计、服装纸样、服装工艺制作、服装设计基础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时装画技法、服饰图案与色彩、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制作、服装配件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面料再造、服装材料学、考察与专题设计等课程群,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另开设了时尚买手与商品管理、服装品牌策划与营销、整体形象设计等专业选修课及专家讲座。
表演(服装表演)
本专业是南京传媒学院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表演专业的特色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服装表演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熟悉服装营销、管理、策划方法,能够在模特经纪公司、服装企业、时尚传媒等机构从事模特表演、舞台编导、形象设计、掌握一定的服装设计、服饰陈列展示知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服装史、镜前造型、时装表演、服装编导与组织、语言表达艺术、表演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考察实训、舞蹈、镜前造型、考察与专题设计、服装采购与买手等项目课程群,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突出应用型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开设了语言表达艺术、音乐赏析、影视表演基础、社交与礼仪等专业选修课及专家讲座。
绘画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绘画艺术的技能技法、绘画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能在文创、画廊、装潢、动漫、传媒等文化产业公司以及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出版管理单位、艺术市场等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西方美术史、人物写生、人体写生、风景写生、绘画材料与技法表现、油画创作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立素描造型基础、色彩、风景写生、绘画材料与技法表现、艺术考察与绘画创作等专业实践课程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为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另开设插画、雕塑、动漫造型设计、陈设设计、陶艺等专业选修课以及专家讲座。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动画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我国动画设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绘画基础、熟练掌握动画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能适应动画制作、网络媒体、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旅游、广告设计、影视制作和美术教育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有关的创作工作的、能兼顾为电影、游戏等视听艺术领域做概念设计、美术设计、分镜设计等前期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动画原创艺术人才。
主干课程:角色设计、动画故事创意、动画创作基础、动画运动规律、综合设计与创作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中外艺术史、动画概论、艺术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和相关讲座,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数字媒体艺术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我国动画设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绘画基础、熟练掌握动画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能适应动画制作、网络媒体、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旅游、广告设计、影视制作和美术教育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有关的创作工作的、能兼顾为电影、游戏等视听艺术领域做概念设计、美术设计、分镜设计等前期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动画原创艺术人才。
主干课程:角色设计、动画故事创意、动画创作基础、动画运动规律、综合设计与创作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中外艺术史、动画概论、艺术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和相关讲座,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漫画
本专业在江苏乃至全国高校率先开办的新兴特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漫画产业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绘画基础、熟练掌握漫画与插画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能适应网络媒体、动漫游戏、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旅游、美术教育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漫画与插画创作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漫画原创艺术人才。
主干课程:漫画插画原理、数字绘画、商业插画表现技法、故事漫画、漫画分镜设计、综合设计与创作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中外艺术史、艺术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和相关讲座,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本专业还依托与日本漫画泰斗、日本漫画协会会长千叶彻弥合作设立的千叶彻弥漫画研究中心,定期邀请日本漫画大师来校教学并举办大师工作坊,参与制定相关教学计划,以此促建国际化特色漫画专业。
新媒体艺术
本专业是在江苏乃至全国高校率先开办的新兴特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熟悉互联网产业的运行规律和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娱乐及交互产品开发与运营、新媒体产品设计及制作的理论与相关技能、能够从事新媒体产品策划与概念设计和美术设计、从事互联网交互产品设计、系统前端实现、产品运营、测试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新媒体概念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理论、故事剧作创作、次时代三维美术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互联网思维等。
培养特色:同时开设互联网运营基础、交互产品设计、平面与色彩构成等专业选修课和相关讲座,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 文化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本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资源整合和创业创新等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事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等工作,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传播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活动策划、传媒市场调查、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项目创新创业实践。
培养特色:另开设广告经营管理、媒体策划与营销、新媒体运营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30门,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
电影学(影视制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影视艺术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影视制作公司、影视剧组、影视营销公司、影视发行公司、广播电视机构、网络媒体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影视创意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全媒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剧作基础、导演基础、影视剪辑、电影批评、制片管理基础、短片策划与制作、影视宣传发行、制片管理实务、影视投资学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影视特效基础、影视统筹、国际电影与电视节目贸易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30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
电影学(院线管理)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影视艺术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影视制作机构、影视发行机构、电影院线、影院、网络媒体公司及文化产业相关单位,从事院线经营管理、宣传发行、广告与市场推广等工作的全媒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剧作基础、导演基础、影视剪辑、电影批评、院线管理基础、短片策划与制作、影视宣传发行、院线管理实务、品牌建设与管理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广告学概论、影视特效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活动策划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30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
贸易经济
本专业面向政府职能部门、涉外贸易经济部门和文化传媒企业,培养政治立场正确,熟悉文化贸易发展特点、运行规则和交易惯例,掌握贸易经济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事影视、演艺、图书版权、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贸易经济相关工作,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概论、国际文化贸易、知识产权法、国际文化贸易实训、文化市场营销学、商务英语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广告经营管理、媒体策划与营销、国际电影与电视节目贸易等特色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30门,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
■ 传媒技术学院
广播电视工程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广播电视工程、多媒体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等方面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能在广播电视、智能媒体及信息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从事视音频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应用、维护、管理及视音频节目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以本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为基础,依托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与行业背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凝练,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广电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专业特色。
主干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视原理、全媒体制播技术、智能媒体技术及应用、融媒体监测技术。
培养特色:依托学校传媒艺术学科背景和创意文化基础,适应融媒体发展需要,形成了“融合数字技术与文化传媒,立足信息媒体实践,协同产学联合培养”的传媒理工科专业特色,
学院拥有三网融合实验室以及媒资与网络制播、数字电视、演播室、网络系统集成、DSP创新、智能视频监控等多个特色鲜明、条件优良的专业实验室,并设有传媒科技研究所、智能媒体技术研究所、IT技术工作室、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室等创新教育平台,与百度云智学院共建了“智能传媒人才培养(江苏)示范基地”等一批行业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还另开设融媒体技术导论、人工智能概论、音视频系统设计、影视剪辑与特效、虚拟现实技术、现代电视灯光与照明、卫星与有线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网络工程实践、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智能视频监控技术、音视频质量评估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40门以及专家讲座。本专业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实施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适应新媒体和融媒体发展需要,在传媒及文化产业、数字媒体、虚拟现实(VR)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软件设计及应用、影视及游戏制作以及其他新媒体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是为了适应数字技术在传媒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学校传媒教育大平台上开办的特色专业。
主干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游戏引擎应用、计算机网络。
培养特色:依托学校传媒艺术学科背景和创意文化基础,适应融媒体发展需要,形成了“融合数字技术与文化传媒,立足信息媒体实践,协同产学联合培养”的传媒理工科专业特色,
学院拥有三网融合实验室以及媒资与网络制播、数字电视、演播室、网络系统集成、DSP创新、智能视频监控等多个特色鲜明、条件优良的专业实验室,并设有传媒科技研究所、智能媒体技术研究所、IT技术工作室、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室等创新教育平台,与百度云智学院共建了“智能传媒人才培养(江苏)示范基地”等一批行业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还另开设了艺术基础、视听语言、游戏设计原理、网络动画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数字特效技术、人工智能概论、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40门以及专家讲座;建立了相应的实习、实践体系;联合社会资源开放办学。本专业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实施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本专业现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将理论基础教学与企业实训有效结合,高质量培养大批适应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游戏开发工程师和Web前端工程师。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期课程计划。学生前三学年在校上课,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期间嵌入企业技术课程和实习、实训;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的开发培训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主干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游戏设计原理、交互产品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游戏引擎应用、计算机网络。
企业承担内容:实习、课程嵌入、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就业服务。企业负责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对符合公司录用条件的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并签订就业协议。
培养特色:另开设网页游戏开发、UI及交互设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前端移动开发项目设计、游戏服务器端开发技术、企业级前端框架应用、人工智能概论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本专业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实施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自然及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工程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分析、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跟踪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具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传媒系统工程、媒体大数据分析、VR/AR/MR创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深度学习与数据分析、智能媒体系统与应用等领域从事信息的智能获取、分析处理、运行维护,智能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实现及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思维与数据科学、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智能媒体系统设计。
培养特色:另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融媒体技术概论、知识库与知识图谱、ETL技术及应用、智能舆情分析实务、融媒体技术与应用、智能视觉系统实操、数据新闻制作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40门以及专家讲座。本专业学生在前两年完成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从第五学期开始加大智能媒体课程的比例,在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智能媒体方面的专业素养。本专业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实施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顺应新工科建设和传媒大数据应用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系统的计算思维能力,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软件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知识,能在互联网、信息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工程应用开发、测试维护,以及融媒体技术应用开发等相关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传媒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测试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用户体验设计、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用户体验设计、Web前端开发、JAVA高级开发实训、人工智能概论、融媒体技术概论、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python数据分析、传媒大数据挖掘与案例实战、算法设计与分析、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40门以及各类专家讲座。本专业面向国家对媒体行业的新的需求,开展跨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本专业依托学校传媒艺术和文化创意办学特色,注重“技”“艺”交融,“产”“学”结合,面向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和新江苏经济文化建设需要,实施“传媒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计划、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等特色培养模式,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的培养方案由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在对行业和相关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而制定。学生前三学年在校上课,完成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期间嵌入企业技术课程、实习和实践;第四学年在完成校内课程后进入企业实践基地,进行企业化开发模式的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学生将能受到更好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优势更为突出。企业负责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对符合公司录用条件的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并签订就业协议。
培养目标:本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处理与分析及相关软件的工程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以及将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规划、设计、部署、运行、维护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较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将校园式理论基础教学与园区型实训有效结合,在传媒及文化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相关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大数据维护与管理、前端技术开发、网络规划及运维、安全管理以及新媒体技术领域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大数据分析与开发方向: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大数据存储及原理、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
网络安全方向: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TCP/IP路由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网络攻防技术。
培养特色:另开设人工智能概论、融媒体技术概论、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JAVA高级开发实训、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传媒数据管理课程设计、大数据建模与算法、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流媒体虚拟专用网与加密技术、网络工程实践、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40门以及各类专家讲座。本专业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实施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计划,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 电竞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竞技解说与主播)
本专业方向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面向各级电视台娱乐电竞频道、电竞运营商、互动娱乐网站、电竞战队及俱乐部、数字互动娱乐公司等企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播音主持基础,能够从事各级媒体娱乐电竞频道主持人、各大线上、线下电竞赛事解说、互动娱乐网站主播、新媒体主播以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主持基础1-3、播音主持业务、电竞解说策略、电竞解说能力训练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表演基础、形象设计(造型定位)、新媒体导论、创新思维训练、媒介素养通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传播心理学、科幻与奇幻文学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25门以及专家讲座。
艺术与科技(电竞游戏策划与设计)
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扎实艺术基础,能够从事游戏美术开发与制作,游戏电竞文创周边产品及相关工作。面向游戏开发公司、互动娱乐网站、数字互动娱乐公司等企业单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游戏概念设计1、交互美术设计、游戏策划技巧、三维模型设计1、三维动画设计、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游戏设计开发、综合产品设计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交互美术设计、电竞战术学、影视后期制作、用户行为分析、游戏心理学、电竞综合策划、虚拟与增强现实、科幻与魔幻文学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近25门以及专家讲座。
■ 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含江南舞方向)培养具备中国民族民间舞和江南舞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立足于江南舞蹈,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中,发挥江南舞蹈的特点。从而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基础教育学校、基层文化部门从事舞蹈表演、编创、研究、 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音乐与舞蹈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本乐理、中外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基训、剧目排练、舞蹈教学法、编导理论与编创、江南舞组合课程、中国古典舞身韵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主要学习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舞蹈表演专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具有鲜明的南传特色(江南舞蹈方向),争取达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卓有影响的品牌专业。把握舞蹈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为专业表演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文化部门、各类各级学校从事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舞蹈表演(中国古典舞)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舞蹈表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基础教育学校、基层文化部门从事舞蹈表演、编创、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音乐与舞蹈学科复合型人才,并为进一步专业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主干课程:基本乐理、中外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基训、剧目排练、舞蹈教学法、编导理论与编创、江南舞组合课程、中国古典舞身韵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主要学习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开展的是实践教学活动,以依托校内实验剧场、学生活动中心钟楼露天剧场、黑匣子剧场、美术展厅、设计展厅等 实践教学场所以及校外多家实习基地活动来实现实践教学。如无锡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盐城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昆山市新青年歌舞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实践基地。
舞蹈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编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独立胜任中、小型舞蹈的编导,参与大型舞剧、舞蹈晚会的编排,组织辅导群众舞蹈、校园舞蹈的创作,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基础教育学校、基层文化部门从事舞蹈编导、表演、创作、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舞蹈教学与舞蹈创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为进一步专业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主干课程:基本乐理、中外舞蹈史、作品研发、现代舞基训、 编导理论与编创、 工作坊、混合创作课、江南舞组合课程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主要对舞蹈技能、文化素养、创造性思维具有综合性的全面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各有侧重。本专业首先需要夯实适应各专业要求的舞蹈技能训练基础及舞蹈编导与编创等各项技能。其次需要培养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此外,还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
舞蹈教育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较高文化素养,掌握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舞蹈教学能力、编导能力以及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能在基础教育学校、舞蹈培训机构、基层文化单位及各大院校、专业文艺团体等从事舞蹈教学等方面工作的舞蹈教育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本乐理、中外舞蹈史、舞蹈教育学、舞蹈教育法、心理学、芭蕾基训、编导理论与编创、剧目排练等。
本专业以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为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以舞蹈教育学、舞蹈教学法为特色课程。为找准舞蹈教育在双循环中的定位和着力点,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舞蹈专业教育结构,适应舞蹈艺术人才市场需求,专业方向覆盖面宽,学生就业面向广。
■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流行演唱)
本专业方向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优势方向,主要面向广播影视传媒机构、文化艺术团体、音像制作出版机构、传媒公司、院校、教育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具备音乐表演的基本能力、掌握音乐表演的技能,能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流行音乐演唱基础、器乐弹唱、歌词写作、形体训练等。
音乐表演(音乐剧)
本专业方向是音乐表演专业的新兴方向,主要面向文化艺术团体、剧目制作单位、文化经营单位、剧院、传媒公司、院校、教育机构等单位培养具有⼀定的音乐剧专业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具备音乐剧演唱与表演综合能力的,能够从事音乐剧演员、流行音乐演唱、音乐剧教学、音乐剧创作、音乐剧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音乐剧演唱、台词与表演、形体、音乐剧排演、音乐剧编导及制作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音乐剧演唱、音乐剧导演、音乐剧制作等。
音乐表演(现代器乐)
本专业方向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优势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音乐表演的基本知识,具备流行音乐演奏的基本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演艺公司、基础教育学校、基层文化单位从事流行音乐演奏、创作、研究、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音乐与舞蹈学科复合型人才,并为进一步专业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主干课程:现代器乐独奏、现代器乐合奏、乐队排练、节奏训练等。
培养特色:另开设有流行电吉他、流行电贝司、键盘、流行打击乐等。
音乐学(音乐商务)
本专业方向是音乐学专业的特色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与技能,熟悉音乐产业市场运作规律,有音乐活动策划及管理才能的专业音乐管理人才。随着音乐事业产业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新一代音乐产业管理者、音乐项目经营者、音乐经纪人、策划人、节目制作人等,使之能在各级管理机构、传媒机构中(如各级政府音乐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演出团体、专业剧院、演出公司、唱片公司、经纪人公司、音像出版社、艺术院校、电台、电视台等部门)从事音乐产业管理、推广营销及音乐教育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音像制作与出版、音乐市场营销、演出经营与管理、商务谈判等。
音乐学(音乐编导)
本专业方向是音乐学专业的特色方向,主要面向在广播影视传媒机构、文化传媒机构、音像制作出版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等部门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掌握音乐节目编导、晚会导演的技能,能够从事音乐节目编导、音乐项目策划、晚会及演唱会导演、舞台监督、剧院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导演基础、音乐演出编导基础、音乐演出模型分析、舞台艺术管理等。
■ 国际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与英国提赛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
本专业系南京传媒学院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举办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21年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是南京传媒学院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江苏高校中唯一一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英国提赛德大学是全球数字影视制作领域的顶尖名校,本专业通过引进提赛德大学的优势专业——电影电视制作专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师资课程资源,着重培养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具备国际视野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善于国际叙事、国际表达的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影视艺术专业人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施3+1跨国分段式教学。学生根据自愿原则,前三年在南京传媒学院修读双方合作课程(含引进英方课程),最后一年赴英国提赛德大学学习;完成规定学业并符合学位条件者可获得提赛德大学学士学位与南京传媒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针对大四年级不出国的学生,将按中方第四年培养计划继续在国内学习,满足毕业及学位条件者,可获得南京传媒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传媒英语采编、媒介伦理与影视法规、理解媒介、影像与数字艺术史论、如何讲故事:从文本到屏幕、工作室项目生产、影视工业流程与剧组团队合作、纪录片创作、学业提升与职业发展策略等。
培养特色:为突出项目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顶尖影视制作机构和国际传播平台合作的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选修课程体系和集中实践模块,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实习就业通道,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形成专业能力从基础、通识、知识养成到技能训练、能力提升、综合实践应用、复合型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循环。